![]() 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及加热卷烟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及加热卷烟,所述装置包括:微控制器、充电接口、电源模块、加热电路单元、加热检测单元,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加热电路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加热电路单元的控制输入端和检测输出端分别与微控制器输出端、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电路单元与加热检测单元分离设计,克服了传统装置中加热电路单元开路无法进行加热检测的缺陷。 公开号:CN214335522U 申请号:CN202120612780.0U 申请日:2021-03-2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吴泽林;刘义波;胡静;曾俊杰;官文正 申请人:China Tobacco Guangdong Industrial Co Ltd; IPC主号:G05B19-04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卷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及加热卷烟。 [n0002] 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一种以可充电锂聚合物电池供电驱动雾化器,透过加热油舱中的烟油,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现有的电子烟加热组件缺少独立的发热体温度检测电路,一旦检测电路开路或者出现故障则无法有效对加热体进行检测,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n0003]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6119190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加热电路及该电子烟,其中电子烟加热电路包括按键单元、供电单元和烟草加热单元,包括控制单元,按键单元与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与烟草加热单元相连,按键单元、控制单元、烟草加热单元均与供电单元的供电端口相连;包括用于对烟草制品测温的测温单元,测温单元的输出端与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测温单元还与供电单元的供电端口相连;包括烟油加热单元,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与烟油加热单元相连,烟油加热单元还与供电单元的供电端口相连。但该方案没有是实现对加热组件的温度状态的有效检测。 [n0004]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中的加热卷烟的加热装置缺少独立的温度检测单元的缺陷,提供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及加热卷烟。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n0006]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包括:微控制器、充电接口、电源模块、加热电路单元、加热检测单元,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加热电路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加热电路单元的控制输入端和检测输出端分别与微控制器输出端、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充电管理单元、电芯、电芯保护单元,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芯保护单元的输入端、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电芯与电芯保护单元电连接,所述电芯保护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加热电路单元的输入端、微控制器的输入端。 [n0008] 进一步的,加热电路单元包括:控制电路单元、电流检测单元、加热体,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加热体。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还包括有:显示模块、输入模块、提醒模块,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显示模块的输入端、提醒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输入模块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稳压电路连接至显示模块的电源连接端。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块为LED显示模块。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模块为按键输入模块。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提醒模块为震动马达。 [n0013]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电路单元包括:电容C7、C8、C9,电阻R17、R20、 R22、R25、R29,MOS管Q3、Q4,电流检测芯片U4,节点O+、O-,所述电流检测芯片U4的型号为INA199,具体连接关系为: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分别连接到电容C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阻R20的一端、MOS管Q3的源极,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MOS管Q3的栅极均连接至MOS管Q4的漏极,MOS管Q4的栅极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出端,MOS管Q4的源极和电阻R2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MOS管Q3的漏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17的一端、电流检测芯片U4的正向输入端IN+,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节点O+、电阻R25的一端、电流检测芯片U4的反向输入端IN-,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节点O-、接地,所述电流检测芯片U4的V+连接端分别连接通过电容C7接地,电流检测芯片U4的REF引脚、GND引脚均接地。 [n0014]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31、R32、R33、R34、R35,MOS 管Q10、Q11、节点T+、节点T-,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节点T+连接至电阻R31 的一端,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2连接至MOS管Q10的漏极,MOS 管Q10的源极分别连接至电源VDD和电阻R35的一端,MOS管Q10的栅极和电阻R35的另一端均连接至MOS管Q11的漏极,所述MOS管Q11的栅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所述MOS管Q11的源极和电阻R34 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节点T-接地。 [n0015]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卷烟,所述加热卷烟采用所述的加热卷烟加热电路。 [n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n0017]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电路单元与加热检测单元分离设计,克服了传统装置中加热电路单元开路无法进行加热检测的缺陷。 [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n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电路单元原理图。 [n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检测单元原理图。 [n0021]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n0022]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n0023] 实施例1 [n0024] 如图1所示,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包括:微控制器1、充电接口2、电源模块3、加热电路单元4、加热检测单元5,所述充电接口2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源模块3的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3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微控制器1的输入端、加热电路单元4的输入端,所述加热电路单元1的控制输入端和检测输出端分别与微控制器1输出端、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检测单元 5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1的输入端连接。 [n0025]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微控制器1可以选用信号为N76E003芯片,所述加热电路单元可以根据微控制器中预设的程序设定进行加热,通过加热检测单元检测并反馈温度给微控制器,微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加热电路单元的控制电路进行温度控制。 [n0026] 进一步的,加热检测单元5可以按周期供电,通过检测电压,计算加热电路单元4中加热体的阻值和温度,判断加热电路单元4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如处于异常状态(短路、断路、温度异常),则微控制器1断开电源,停止加热。 [n0027]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3包括:温度传感器、充电管理单元、电芯、电芯保护单元,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芯保护单元的输入端、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电芯与电芯保护单元电连接,所述电芯保护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加热电路单元的输入端、微控制器的输入端。 [n0028]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芯保护单元可以采用型号为XB9901锂电保护芯片,所述充电管理单元可以选用型号为BQ25606芯片,所述电芯为锂电芯。 [n0029]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电芯的表面,用于采集电芯的温度,所述充电管理单元获取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发送至微控制器。 [n0030] 进一步的,加热电路单元4包括:控制电路单元、电流检测单元、加热体,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加热体。 [n0031]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电路还包括有:显示模块6、输入模块7、提醒模块8,所述微控制器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显示模块6的输入端、提醒模块 8的输入端,所述输入模块7连接至微控制器8的输入端,所述显示模块6为LED 显示模块。所述LED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装置的状态信息和提示信息,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稳压电路连接至显示模块的电源连接端,用于给显示模块供电。 [n0032] 进一步的,所述输入模块7为按键输入模块。所述按键模块可以作为开关按键或功能设置按键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n0033] 进一步的,所述提醒模块8为震动马达。所述震动马达用于告警提醒,当加热装置出现故障,如电芯电量低、加热体过热等,震动马达能够震动提醒。 [n0034]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电路单元4包括:电容C7、C8、C9,电阻R17、R20、 R22、R25、R29,MOS管Q3、Q4,电流检测芯片U4,节点O+、O-,所述电流检测芯片U4的型号为INA199,具体连接关系为: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分别连接到电容C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阻R20的一端、MOS管Q3的源极,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MOS管Q3的栅极均连接至MOS管Q4的漏极,MOS管Q4的栅极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出端,MOS管Q4的源极和电阻R2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MOS管Q3的漏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17的一端、电流检测芯片U4的正向输入端IN+,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节点O+、电阻R25的一端、电流检测芯片U4的反向输入端IN-,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节点O-、接地,所述电流检测芯片U4的V+连接端分别连接通过电容C7接地,电流检测芯片U4的REF引脚、GND引脚均接地。 [n0035]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节点O+、O-之间串接加热体,微控制器通过控制 MOS管Q4来间接控制MOS管Q3通断,进而控制发热体的工作状态,当加热体温度过高时,MOS管Q3断开则加热体不通电停止加热,其中电流检测芯片 U4能够对电流进行检测,当电路的工作电流大于正常阈值时,微控制器控制 MOS管Q3通断,从而关闭电流输出。 [n0036]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检测单元5包括:电阻R31、R32、R33、R34、R35, MOS管Q10、Q11、节点T+、节点T-,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节点T+连接至电阻R31的一端,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2连接至MOS管Q10的漏极,MOS管Q10的源极分别连接至电源VDD和电阻R35的一端,MOS管Q10 的栅极和电阻R35的另一端均连接至MOS管Q11的漏极,所述MOS管Q11的栅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所述MOS管Q11的源极和电阻R3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节点T-接地。 [n0037]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进行测温时,节点T+、T-连接在加热体的两端,微控制器控制MOS管Q11打开,采集电阻R31两端的电压,由于电阻R31为定值电阻,则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出所在电路的电流,由于节点T+电压即为加热体两端的电压,进而可以得出加热体此时的电阻,根据热敏电阻的对应关系得出此时加热体的温度。 [n0038]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卷烟,所述加热卷烟采用所述的加热卷烟加热电路。 [n0039]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n0040]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n0041]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控制器、充电接口、电源模块、加热电路单元、加热检测单元,所述充电接口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加热电路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加热电路单元的控制输入端和检测输出端分别与微控制器输出端、输入端连接,所述加热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充电管理单元、电芯、电芯保护单元,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入端,所述充电管理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电芯保护单元的输入端、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电芯与电芯保护单元电连接,所述电芯保护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加热电路单元的输入端、微控制器的输入端。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加热电路单元包括:控制电路单元、电流检测单元、加热体,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加热体。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有:显示模块、输入模块、提醒模块,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显示模块的输入端、提醒模块的输入端,所述输入模块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源模块的输出端还通过稳压电路连接至显示模块的电源连接端。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为LED显示模块。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为按键输入模块。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为震动马达。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单元包括:电容C7、C8、C9,电阻R17、R20、R22、R25、R29,MOS管Q3、Q4,电流检测芯片U4,节点O+、O-,所述电流检测芯片U4的型号为INA199,具体连接关系为: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分别连接到电容C8的一端、电容C9的一端、电阻R20的一端、MOS管Q3的源极,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电容C9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20的另一端、MOS管Q3的栅极均连接至MOS管Q4的漏极,MOS管Q4的栅极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至微控制器的输出端,MOS管Q4的源极和电阻R22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MOS管Q3的漏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17的一端、电流检测芯片U4的正向输入端IN+,所述电阻R1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节点O+、电阻R25的一端、电流检测芯片U4的反向输入端IN-,所述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至电阻R29的一端,电阻R29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节点O-、接地,所述电流检测芯片U4的V+连接端分别连接通过电容C7接地,电流检测芯片U4的REF引脚、GND引脚均接地。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检测单元包括:电阻R31、R32、R33、R34、R35,MOS管Q10、Q11、节点T+、节点T-,具体连接关系为:所述节点T+连接至电阻R31的一端,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32连接至MOS管Q10的漏极,MOS管Q10的源极分别连接至电源VDD和电阻R35的一端,MOS管Q10的栅极和电阻R35的另一端均连接至MOS管Q11的漏极,所述MOS管Q11的栅极分别连接至电阻R33的一端,电阻R34的一端,所述MOS管Q11的源极和电阻R34的另一端均接地,所述节点T-接地。 [0010] 10.一种加热卷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卷烟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5321204U|2016-06-22|一种电子烟的温控系统 CN104323428B|2017-10-17|温控电子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US10149496B2|2018-12-11|Electronic cigarette controll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06005943U|2017-03-15|一种电子烟 WO2017156743A1|2017-09-21|电子烟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电子烟 CN204560957U|2015-08-19|一种电子烟 EP3878295A1|2021-09-15|Constant-power burning-prevention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01238610Y|2009-05-20|一种具有香烟代用品作用的环保型非可燃性雾化电子香烟 CN107467718A|2017-12-15|电子烟具的发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4695034U|2015-10-07|一种电子烟的雾化器控制电路、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WO2017219360A1|2017-12-28|一种电子烟控制方法 CN109043672A|2018-12-21|具有模拟气压传感器的电子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43670A|2018-12-21|具有双气压传感器的电子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56911A|2017-09-15|电子烟及使用方法 CA3122134A1|2020-07-09|Electronic cigarette encrypted by wireless electronic tag and encryption method therefor WO2020104877A1|2020-05-28|Charging control for an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CN207236088U|2018-04-17|电子烟具的发热装置 CN214335522U|2021-10-01|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及加热卷烟 CN111227320A|2020-06-05|通过触控压力传感器控制预热的电子烟及其预热方法 CN204560975U|2015-08-19|一种电子烟 CN212139322U|2020-12-15|通过触控压力传感器控制预热的电子烟 WO2013122882A1|2013-08-22|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ing a wireless sensor device CN206714088U|2017-12-08|一种烤烟电子烟 US8742302B2|2014-06-03|Heating device and its temperature control method CN208016925U|2018-10-30|一种定时报警加热的新型电子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12780.0U|CN214335522U|2021-03-25|2021-03-25|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及加热卷烟|CN202120612780.0U| CN214335522U|2021-03-25|2021-03-25|一种加热卷烟的加热电路及加热卷烟|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